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0|回复: 0

广东第一状元”莫宣卿考——陈泽泓(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6 10: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广州莫伟明 于 2023-2-6 10:12 编辑

  肇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的《肇庆大事记》 (1994 年 11 月版)载有唐大中五年( 851 年)“莫宣卿中状元”事条,条文不长,兹录于下:
  莫宣卿,字仲节,封川人(今封开县渔涝)。是年,廷试第一,成为岭南第一个状元,初授翰林,后封台州别驾,未到任先卒。着有《莫孝肃公诗集》,已佚。
  《广东风物志》谓莫宣卿“唐宣宗大中五年(851 年),中状元”,“是古代文化落后的岭南地区第一个状元,确可称为‘甲第开南国’了”。《广东历代状元》首篇《甲第开南国,英才出少年》之副题为“唐朝大中五年封开籍状元莫宣卿”,文中称莫宣卿是“大名鼎鼎的广东第一状元”,并有“少年状元,惊震皇都”之小标题。
  状元是科举制之产物,是数以万计的举子之佼佼者。在封建社会中,出状元是一地之人世代引以为荣的大事,也是一地封建文化发达的一个象征。在科举制度产生未久的唐代,尚处僻远的岭南出了状元,号称“岭南第一状元”的莫宣卿在岭南文化史上当有一席之位。莫宣卿生平记载,并未见于正史,地方志书(黄通志丶郭通志丶阮通志及府志丶县志)虽有记载,却是语不详尽,甚且相抵生疑,故此有必要作一稽考。

     莫宣卿故里何处
  莫宣卿之生平,如前所述,未见正史,而地方志引载出处,无非二处,一是唐人白鸿儒《莫孝肃公诗集》所作序,此序全文载于《全唐文》,一是明人黄佐《广东通志》。《莫孝肃公诗集序》(以下简称《序》)云:“公字仲节,广南封州人也,所产之乡曰文德,所居之里长乐。”因父早逝,母“改适,继父亦莫氏,讳及芝,开建籍也,公随母往,并而为昆仲者三”。后,莫宣卿由翰林外任台州别驾,“归省迎母,未至官所而寻卒故里,葬之于文德乡锣鼓冈”。文德乡之得名,是唐咸通九年(881 年)封州刺史上表朝廷之后,上敕“表其里居曰文德”。
  由上所述,可知:1. 莫宣卿是广南封州文德乡人。封州,唐武德年间所置,天宝元年改为郡,乾元元年复为封州,辖封川丶开建二县(今并为封开县),州治封川。莫宣卿故里文德乡之名,并非他生下来时所称,而是他死后敕赐的乡名。文德乡在今封开县渔涝镇,莫宣卿当为封开籍。
  2.莫宣卿随母改嫁,继父为开建籍,莫宣卿归省迎母,未至官所而寻卒故里。这个故里按理为母之居所,《序》云:“葬之于文德乡锣鼓冈”。那么,有几种可能性:一是其母改嫁之莫及芝,虽是开建籍,却已居文德乡;二是其继父居地开建,其母后来回家乡居住,莫宣卿归省迎母,即往封川之文德乡;三是莫宣卿省亲是往开建,而卒后归葬封川故里。
  上述三种情况,只有二是继父居开建,一丶三则是其母改嫁前后均居封川。值得提出的是,文中不谓其母改适开建,而谓其继父开建籍,似乎第一种情况可能性更大。正因为莫宣卿故里为封川,还因为莫及芝是住在莫宣卿封川故里的开建人,所以才特别点出这个“籍”字。
  黄佐《广东通志·莫宣卿列传》云:“莫宣卿,字仲节,封州开建人”“构书屋于麒麟山下,奋志读书”“授台州别驾,以母老乞归养。赐其乡曰锦衣,在县之三都金镂村”。阮通志《莫宣卿列传》仅录入黄通志之莫宣卿传,是有意否定莫母改嫁之事而为的,阮通志在此传后按语说“谓宣卿随母改嫁则齐东野人之语也”。
  按黄通志所述,则莫宣卿是开建人。黄佐之文只言莫宣卿早孤,无一字言及莫母改嫁之事。而谓锦衣乡之乡名,则是在莫宣卿乞归时敕赐乡名。锦衣乡原名金镂村。金镂村在开建县境,因金镂水流过而得名。清道光十三年(1833 年)修《肇庆府志》卷三《舆地·形胜》开建县条下引《吴志》:“忠谠之山,金镂之水,郁为人文先岭表以魁天下,岂偶然哉”。又《肇庆府志》卷三《舆地·山川》开建县条下引《吴志》:“状元井在锦衣乡三都,其水清甘也,世传状元宣卿所凿。”《肇庆府志》卷七《建置·坛庙》开建县条引《开建县志》:“状元祠,在三都金镂乡状元井之上。”那么,这个锦衣乡即金镂村,属开建县境。
  对此观点有认同者。今人李默编着的《广东方志要录》,开建县各志前概述该县沿革建置,专门加上一段记述:
  邑人莫宣卿,字仲节,唐大中五年状元及第,授台州别驾,以母老乞终养,优诏许之,赐其乡名曰锦衣。今县之金钅昙村,有莫状元读书堂及片玉亭,粤中大魁天下,自莫宣卿始。
  由于莫宣卿故里存在封川丶开建二说,历史上曾出现了封川丶开建两县争认莫宣卿故里之情况,两县均有冠名状元的一系列胜迹,兹摘录明丶清方志所载于下:
  墓:封川“唐莫宣卿墓,在县北百十里文德乡锣鼓冈,碑石尚存”。
  开建“唐莫宣卿墓,在大幕村”。
  坊:封川状元坊“在县前街,隆庆四年知县朱武为状元莫宣卿建”。
  锦衣坊“为莫宣卿归省建”。
  开建状元坊“在开建县南门内,为莫宣卿建,明嘉靖中建储元书院于此”。
  祠:“封川状元祠”“在文德乡,祀唐状元莫宣卿”。
  开建状元祠,“在三都金镂乡状元井之上”。而“状元井在忠谠山下,井水清甘,冬夏常满,因莫宣卿得名”。
  堂:封川“莫宣卿读书堂,在麒麟山下”。
  “麒麟山在县北八十里,以居人莫麒麟姓名名之”,“下有唐状元莫宣卿祠,今废。”
  开建莫状元读书堂:“龙吟水在金镂村莫状元读书堂,山间水声清响,人呼为龙吟”。
  “读书堂片玉亭,在锦衣乡金镂村,唐状元莫宣卿读书之所。”
  这桩公案不仅势均力敌,追溯起来,可以一直上溯到宋代。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在“封州”一地中,人物“莫宣卿”条下云:“开建人,唐大中间状元及第。”山川“龙吟水”条下云:“在金井村,有莫状元读书堂,山水清香,人呼龙吟水。”《方舆胜览》刻印在南宋末年的咸淳二至三年(1266—1267 年),距莫宣卿及第已有 400 年。而略早于《方舆胜览》的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成书南宋宝庆三年(1227 年),也谓莫宣卿“开建县人,唐大中间状元及第。”更早的始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的《太平寰宇记》则述及麒麟山在封川县境。
  不管两说如何扑朔迷离,两地胜迹并存已久,总有端倪可辨的。
  首先,在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关莫宣卿生平事迹的所有文字中,当推白鸿儒所作《序》为最早。据《肇庆府志》吴志,白鸿儒为唐乾符二年(875 年)封州刺史,其序是应莫宣卿嫡孙莫立之所请而撰,其时上距莫宣卿卒年不过十年,白鸿儒又是封州之地方官,断无对当地地理臆测无知之理。而黄志从时间上说已距莫宣卿生活的年代有 700 余年,因此,似应以白氏之说为准。而对于莫宣卿之故里葬地,《序》已讲得很具体明确,为文德乡锣鼓冈。是属封川。
  其次,黄志虽谓莫宣卿为开建人,但又说他“构书屋于麒麟山下,奋志读书”。麒麟山地属封川。莫宣卿构书屋为读书,不是为求师,无必要舍近逐远,既然麒麟山地属封川,黄氏也无法自圆其说,推测其莫宣卿开建人之记述是根据《方舆胜览》《舆地纪胜》所说。莫宣卿有墓在开建大幕村之说,虽见于黄通志,但道光《肇庆府志》述及“宣卿墓封川开建并收”时也谓白鸿儒撰文“时为乾符五年,去公世未远,当以封川为的,开建姑存之”。
  不妨作一分析,唐代白鸿儒《序》,是说莫宣卿为封州(封川)人,继父是开建籍人。宣卿死后所葬故里在封川。至于宋代出现的莫宣卿开建人说,较之上说,是将其继父开建籍人去掉一“籍”字,并移之于莫宣卿身上。由此而造成封川丶开建两地均有状元胜迹。到了明代,则直称莫宣卿为封州开建人,连继父之事也抹煞了。至于后来一些志书沿袭黄志,如道光《肇庆府志》卷十四,莫宣卿名下注:“封州开建人,大中五年会甲第一名。”则不宜引以为据。
  开建丶封川二县,建置迭变,现已合为封开一县。上述两说,对今天来说只是一县中两地之歧,但对历史人物莫宣卿之籍贯来说,则还是有一辨之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