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20|回复: 4

为了70年夙愿 忠烈莫介恩之子漂洋过海来宁祭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7 0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70年夙愿 忠烈莫介恩之子漂洋过海来宁祭父字号:小大2012-03-31 10:22

南报网讯 2012年3月28日,美国加州晚上9点。一通越洋电话,跨越了大洋彼岸,也跨越了70年的历史。

电话那头,是莫介恩烈士的长子、今年83岁高龄的莫伟雄。年轻时,他是一位成功的股票经纪人。1942年,莫介恩烈士殉难时,作为长子的他只有13岁。从父亲牺牲至今,70个年头如流沙般静静逝去,莫伟雄再也没能看过父亲一眼。

虽然从6年前开始,左右脑被堵塞的血管像一颗定时炸弹,始终威胁着莫伟雄的生命,但今年是父亲牺牲70周年,莫伟雄还是毅然决定,于清明回国,到南京菊花台的驻外九使节烈士公墓祭扫,“70年过去,这是第一次为他扫墓。今年不来,以后就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了。”电话里,老人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发抖。

一通电话,就此开启历史的闸门,也开启了这次我们为九烈士举行70周年公祭的序幕。

抗战爆发后,他将日军最高统帅头像贴在鞋底

现存资料对莫介恩的记录很有限,不少书籍上只是寥寥几笔带过:“莫介恩,广东宝安人,生于1893年。1929年派任驻马尼拉总领事馆随习领事,1936年升任该馆副领事,1939年升任该馆领事。后调任驻温哥华总领事馆领事,尚未赴任即遭敌人杀害。遗有妻罗淑华,子莫伟雄、莫伟俊。”

长子莫伟雄出生于1929年的沈阳,父亲莫介恩牺牲时,他13岁。“我父亲是个极其谦逊、幽默的人,同时充满了民族气节。”莫伟雄回忆说,祖父是香港一所大学的校长,对子女的学业、人品极其重视,因此在香港长大的父亲,成绩一直拔尖,中学也是提前毕业的。适逢当时政府正在甄选学生,打算送他们出国深造。莫介恩参加了考试,以高分入选,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攻读电气工程专业。

1921年前后,莫介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而后被派到沈阳一所发电站。1929年又被派驻马尼拉总领事馆。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在莫伟雄心目中,莫介恩不仅幽默热情,同时慷慨善良。到了马尼拉没多久,他就得到了当地侨民以及菲律宾政要的共同赞誉,以至于之后中央政府3次想把莫介恩派驻到其他地方,都因侨胞们的一致挽留而没有实现。

“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父亲也怀着一颗最真诚的心,他爱国,并充满民族气节。”莫伟雄记得,1937年抗战爆发,日本侵华造成南京大屠杀惨案后,父亲愤慨至极。自那时起,父亲便常常从报纸上剪下日军最高统帅的头像,贴在自己和弟弟的拖鞋底,寓意天天把日本军队踩在脚下。如果报纸磨破了,他还会再剪、再贴。

日军还未攻占马尼拉时,杨光泩、莫介恩等外交使节就在菲律宾开始了一系列的抗日活动——抵制日货、在报上写抗日文章、组织华侨捐钱支援中国军队等。这一系列举动激怒了日军,1942年1月,莫介恩和其他7位驻马尼拉的领馆工作人员被日军逮捕。尽管遭受折磨,但这几人从来没有屈服。同年4月17日,日军宪兵司令部公然践踏国际公法,将这8位驻马尼拉使节集体枪决。

宁愿做寡妇,不愿做汉奸的老婆

而他们去世的消息,直到3年后,才传回亲人耳中。

在1945年4月3日、4日马尼拉的《华侨导报》上,刊登了莫介恩遗孀罗淑华的一篇文章——《莫领事是怎样被捕牺牲的》。文中,罗淑华详细记录了莫介恩被捕的经过。 罗淑华在文中说,在敌军未进入马尼拉时,大家都劝莫领事避难,但莫领事说:“现在正是我对华侨尽

职的时候,因为敌军占领马尼拉,首先就要找我们外交官。假如我逃难别处,那么敌人就会愤而大捕华侨,甚至屠杀华侨。这样,我怎么对得住侨胞呢?”

抱着同样的想法,八位使节一起留了下来。1942年1月被日军逮捕,不仅强迫他们签悔过书投降,而且逼迫他们承认汪伪政府,要求他们向日军捐赠2400万菲币的军费支援,遭到断然拒绝。日本人转而来找罗淑华,“你愿不愿意你的丈夫出来共同生活?假如你能劝他投诚日本帝国,你们可以过最富裕的生活。”罗淑华想借此机会去见莫介恩,便回答:“好,你带我去劝他吧。”此时,狱中的莫介恩已经受尽折磨,他看到妻子,第一句话便是:“我晓得你的来意,但请你相信,我无论如何不会投敌当汉奸。”罗淑华心疼得直落泪,但她依旧对丈夫说:“你做得对。我宁愿做寡妇,也不愿做汉奸的老婆。”

罗淑华后来回忆说:“这是我唯一能够鼓励他的话,我当时心里非常难过,因为我晓得日寇将要用尽威迫利诱的手段来折磨他们。”

为夫报仇,参加抗日游击队

对于4月17日的处决,几位烈士的亲人始终一无所知。

从1942年到1945年,三年来,几位外交官的家人们跑了无数次监牢,都没得到亲人的消息,一个日本兵骗他们说,因为莫介恩等人是外交官身份,因此都被派去了东京。从那以后,他们便总抱着亲人在世的希冀,默默盼望着团聚的一天。直到1945年2月,美军进入马尼拉,一位掌握了众多菲律宾游击队员资料的美军间谍告诉罗淑华,他们查出,几位外交官早在3年前就已经遇害。

带着震惊与怀疑,烈士的亲人们来到遗骸挖掘现场。看到那副很有特点的黑框圆眼镜,罗淑华失声痛哭,这确是丈夫生前一直戴着的那副。莫伟雄依旧能记得母亲那天的样子,“那种悲伤是极度深刻的、难以言喻的”,罗淑华因悲伤过度,下午被送往医院。

“马尼拉光复了,莫领事地下有灵,我想他也一定会称快的吧。不过,每当夜深人静,忆起那些悲惨往事时,我还是不能抑制我的悲痛,而泪湿衣襟。”罗淑华在《莫领事是怎样被捕牺牲的》中写道。

等罗淑华从丧夫的悲痛中振作起来后,她抱着为丈夫报仇的心,加入了当地的华侨游击队。由于美军不擅长丛林作战,他们便将一部分军用物资分给当地的抗日游击队,让游击队在山中和日军对抗。罗淑华负责物资的收集、整理、传递。同时,她还会经常走到队员中间,去安慰、鼓励他们。

“这其实是一件很冒险的事,”莫伟雄说,“因为山中还到处是不肯投降的日本兵,他们只要发现游击队员,便会立即杀死。母亲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实属不易,这也是那个时代许多女性身上共有的特质。”

病魔缠身,耄耋老人毅然决定到南京看看父亲

1945年7月,带着对父亲的怀念,莫伟雄一家最终还是选择离开这片他们深爱着、同时埋藏着心碎回忆的土地,飞往美国。一晃几十年过去,莫伟雄成为了一名成功的股票经纪人。虽然事业有成,但他总觉得欠缺点什么,于是,他重新翻出深藏心底的回忆,开始探寻有关父亲的信息。

1970年,莫伟雄回到曾经生活了十几年的马尼拉,找到了菲律宾华侨义山上的纪念碑。感慨万千之下,他误以为纪念碑下就埋藏着父亲的遗骸。直到几年前,他在与杨光泩二女儿杨雪兰联系的过程中,才得知,他们父亲的坟墓实际上在中国南京。

南京?对这个并不熟识的内陆城市,莫伟雄的唯一概念就是中山陵,“大概就埋在那里吧。”莫伟雄揣测。他决定一定要来南京看看。但是这个心愿还没有实现,莫伟雄就遭到了一个几乎不可战胜的阻碍——6年前,医生诊断出他的左右脑的血管被堵,其中右脑的被堵了30%,左脑的100%被堵,接下来的可能是中风或者更糟。在这种情况下,莫伟雄只能等待。

6年过去了,他发现情况并未恶化,而医生告诉他,这是由于一些血液通过靠近眼睛的几条小血管进行了流通,因此病情一直保持稳定。这让莫伟雄看到了希望,为了争取回国的机会,在医生嘱托下,他开始每天进行适量锻炼,以增强体质。终于,今年初,医生给他下了“特赦令”——可以旅行了。

得到这个消息,莫伟雄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托中国的朋友帮他寻找有关父亲墓地的具体情况,并从家人、历史学家等各处收集老相片、老报纸。今年2月,他终于得知,莫介恩烈士与其他8位驻外使节一起,葬于南京菊花台的驻外九使节烈士公墓 。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他与现代快报取得了联系,归国之旅越来越近。

莫伟雄老人带着仅有的一些资料与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将于清明节当天抵达南京,5日去菊花台祭扫。“不知墓园是什么样的,周围有没有树,是否茂盛……”激动、感慨、悲伤,各种情绪一起向莫伟雄涌来,他的声音微微颤抖。

70年来,他依然记得最后一次见父亲时,他留给自己最后的话,那是美国著名爱国者帕特里克·亨利的一句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责任编辑:张静思
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9 23: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值得后辈学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2 23: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莫介恩,民族的骄傲,莫族人的骄傲,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 11: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孝!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0 17: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氏忠烈,垂范后世。复制保存。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