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17|回复: 4

莫朝玉:剿匪寇报三百三十大捷管七属安壮瑶共居连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08: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莫朝玉木雕像


莫朝玉将军纪念馆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有一大人物,被辖内壮、瑶、汉群众尊称为“莫公”。莫公者,莫朝玉也,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834―868年)的第十八代孙,16岁起倡导民团征剿流寇山贼,“连报三百三十大捷”,明世宗皇帝敕封为“武略将军”。
  莫朝玉不仅治匪有功,更奠定了连山壮族安定、发展的基础。其生平载入今修的《广东省志・人物志》。
  □莫朝玉生平
  莫朝玉(1510―1566年),字翠峰,祖籍广东封开,是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834―约868年)第十八代孙,其父莫郭显是来连山定居的一支莫姓始祖。
  嘉靖六年,流寇为患,年方16岁的莫朝玉勇倡民团,次第剿平龙南、英梅、鲩鱼岭诸贼。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世宗敕封其为武略将军,兼理连(连山、连县)阳(阳山)怀(集)贺(县)英(德)清(远)七属军务。
  1566年逝世,葬于连山班瓦鳌鱼岭。
  ■风采回眸
  名门之后
  莫朝玉是广东第一个状元莫宣卿的第十八代孙,明代随父从封开来到连山。
  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莫宣卿的第十七代孙莫郭显带着他三个儿子朝玉、朝宽、朝阳,从封开县莫罗寨到程山(今连山)县宜善司的肖村(今福堂镇地域)落籍。先居莲花山,继而迁大塘德井,再迁火杉脑脚下,最后至高寨坪(今班瓦寨)立寨定居,成为班瓦莫姓始祖。
  莫朝玉的祖上莫宣卿大有来历。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唐朝文宗大和八年(834年)出生在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小山村,12岁举茂才(即秀才),立下“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英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之志。
  唐大中五年,17岁的莫宣卿赴唐都长安应考,一举夺魁获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据考证,莫宣卿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中华最年轻的状元,也是岭南历史上(两广)的第一个状元。
  莫朝玉随父到连山时已八九岁,虽在壮区,但莫朝玉仍然勤习汉文,群览经书。民国版《广东连山县志》记载其“秉资颖异,博学多才”。
  初露锋芒
  16岁时,莫朝玉勇倡民团东征西剿,使贼乱遂平。
  历史上的连山,在军事上颇有地位。连山地处南粤边陲,是兵家必争之地,旧县志载:按连山为岭南边徼地,屏蔽湘桂,控驭壮瑶,固百粤之要害地。因此,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连山郡,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为连山绥瑶直隶厅,朝廷均派重兵把守。
  古时的连山偏僻闭塞,接受外来文明较少,长期以来文化也不发达,加之匪乱多发,在众多历史因素影响下,古时连山习武之人众多,文风较弱。
  莫朝玉成长于此,自然受到熏陶。他在学习诗书的同时,更多地苦练武艺,特别是骑马射术尤为精湛,在宜善九村各寨享有名气。
  明嘉靖六年,“两广”边境流寇作乱,常常结伙打家劫舍,连山县境也未能幸免。面对贼匪恶行,连山官府却治理无度剿匪不力,惹得民怨四起。
  时年16岁的莫朝玉武功出众有侠气,为保村寨平安,他倡办民团,组织乡民操练武艺,并率团东征西剿,使贼乱遂平。
  20世纪40年代末的连山县班瓦寨的《莫氏族谱》(手抄本)对此记载曰:“莫翠峰首征龙南,杀其贼首黄廷光(一说亚廷、亚光)、蔡亚六等;次征英梅二水岭,擒获贼首冯友荣、冯友贵等;又征粤西流入枫村鲩鱼岭的强贼数百,捉获其贼首刘亚六等。”
  敕封将军
  莫朝玉“遇贼堵剿,连报三百三十大捷”。嘉靖四十年(1561年),兼理连(连山、连县)阳(阳山)怀(集)贺(县)英(德)清(远)七属军务。
  年少的莫朝玉经此一役,声名远播,成为方圆十里闻名的勇士。嘉靖九年(1529),因贺县英德二县刺史申奏有贼作乱,朝廷命莫朝玉率兵征剿,遂得平定。
  不久,他娶了当地壮族土官陆父诞的女儿为妻。陆父诞死后,土官之职一直空缺。壮族父老便联名推举剿匪荡寇有功的莫朝玉为千长。此时莫朝玉21岁,更加勤操民团绥靖乡里。
  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陈摩人20世纪60年代在连山作壮族社会调查时发现,今吉田镇太阳村的《韦氏家乘考》有莫翠峰业绩的记载:“翠峰(即莫朝玉)……为千长,遇贼堵剿有功,为众所服,至(嘉靖)十年,甲里长联名呈请广州督抚,札给翠峰为土官。镇守连阳怀贺诸地二十余年,遇贼堵剿,连报三百三十大捷,厥功伟矣。”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当时的连山县丞把莫朝玉的详细功绩申奏朝廷,初赐为奋勇云骑校尉,随邑带兵协镇。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世宗敕封莫翠峰为武略将军,兼理连(连山、连县)阳(阳山)怀(集)贺(县)英(德)清(远)七属军务。
  莫朝玉于嘉靖四十五年(1561年)无疾而终,享年57岁,葬于班瓦寨鳌鱼岭。因为在壮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当地百姓为他筑建了4座“武略将军庙”。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载:乡人感其功德,尊其为“莫公”、“莫将军”,立庙程山(今连山),至今祀焉。文革中,祠庙废,墓犹在。
  而莫朝玉的后代也颇有侠气之风。如他的后人莫家显因治理地方有功,被授以“六品军功”。民国版《广东连山县志・人物》载:莫家显,字达廷,弱冠进邑庠,旋选明经,性刚直,义所不可辄,面斥,事后释然,故乡人畏而服之;咸丰间,流寇扰乱奉办团练,著劳绩,大府奖以六品军功及“捍卫梓桑”匾额。
  团结壮瑶
  招抚当地沈、房、邓、大唐、小唐等五姓瑶民定居,使壮瑶两个民族得以友好相处。
  “九村开辟自明朝,一半俍(壮)民一半瑶。”当地自古流传的一句民谣,诠释了壮族和瑶族世居连山的历史渊源。
  明朝时,由于朝廷昏暗,对瑶族地区曾采取高压手段打击。莫朝玉在镇守地方时,团结壮瑶族人,使连山地区得到安定。他在受朝廷指派“征瑶”的过程中,采取招抚的办法,招抚当地沈、房、邓、大唐、小唐等五姓瑶民定居,避免了对瑶族同胞的追剿,使壮瑶两个民族得以友好相处、休养生息。
  这五姓瑶民,后来常与莫朝玉的后裔认“同年”(意即兄弟)。直至20世纪80年代,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三莫朝玉诞辰举行祭祀时,五姓瑶民的后代还参与活动,常与莫氏后裔说“我公太(祖先)是你公太招来的,我们是兄弟啊!”
  如今的连山,是我国唯一一个有壮、瑶族两个主体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县,是壮瑶之一方沃土。
  ■遗迹探究
  政府拨款群众捐资建纪念馆
  班瓦寨地处福堂镇,寨子建在山脚下,未入村,一棵大榕树在村口婆娑着绿意,给人阵阵清凉,扫除了中午的困意。
  绕过大榕树,一片村落点缀在远处山坡,近处,是座围墙圈起的建筑,颇为气派———这便是“莫朝玉将军纪念馆”了。
  “这座纪念馆,是靠政府拨款、群众捐资建起来的。”莫自省介绍说,连山目前有莫姓群众6000多人,其中系莫朝玉后裔3000多人。为了有个场所纪念莫朝玉将军,上世纪90年代,后裔们发起了兴建莫朝玉将军纪念馆的动议,于1992年8月动工。
  为解决筹建资金,除了该县及广西贺县南乡、桂岭、开山等地莫氏宗亲大力捐款外,其他姓氏的各界人士也主动捐款,共筹得捐款58843元;政府也先后拨款78000元支持。
  纪念馆占地1000多平方米,前为地坪,馆高近5米,一副题为“武略昭千古将军镇七方”的对联笔工神俊———莫自省介绍,此乃清远市书法家黄元溥先生所书。
  进入馆内,木雕的莫朝玉坐像显得神勇威武,颇有将军风范。右侧挂着陈摩人撰、时任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林泽生所书的《莫朝玉传》碑刻;而在墙里满满地挂着的,是群众前来拜祭的还愿锦旗。
  纪念馆的后山鳌鱼岭上,则是莫朝玉的墓地所在,两者相距不过百米。莫自省介绍,该墓为灰沙夯筑的土坑墓,系用铁链悬棺葬,从未移动过,清朝道光七年(1827年)竖碑重修。墓额刻有“功垂义感”四字,两旁墓联为“发绩鹰扬,功昭明代;贻谋燕翼,德裕后昆”。为保护墓地,1990年自治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莫自省表示,莫朝玉将军纪念馆的建成和墓地的受保护,一方面满足了群众对先辈贤士的追思寄托,一方面也期望以此为平台,更好宣传莫朝玉那种“铲恶除奸保一方平安”的精神。
  ■研究者言
  奠定连山壮族发展基础
  “莫朝玉之所以被群众尊称为‘莫公’,不仅因为他守护地方有功,更重要的他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力,奠定了连山安定发展的基础,促使了连山壮族的壮大。”提起莫朝玉,广东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连山两轮县志副主编莫自省侃侃而谈。
  他告诉记者,心怀仁慈的莫朝玉还在获得朝廷册封时,把赏银购置了大批田产,给九村十甲黎民百姓耕种,使连山壮族的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从史料来看,莫朝玉原本是汉族人(目前广东省封开县的莫姓是汉族),由于娶了壮族土官的女儿为妻,其后代便沿袭了壮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从而使这支莫姓同化为壮族。莫朝玉之后,连山壮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民国版《广东连山县志》载:万历十一年……壮民悉雉发去环,服礼教,习儒书,与齐民齿,今无壮类矣。“其中有的观点认为当时壮族被汉族同化了。”莫自省分析说,其实不然。
  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参与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调查时发现,连山壮族一直还保留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壮语北部方言(连山土语)。莫自省研究发现,目前在连山会讲壮语的32个姓氏中,不少姓氏祖先原是汉族,他们是到了连山之后与当地壮族通婚,或是给壮族做上门女婿后,才逐步同化为壮族的,如福堂黄姓、加田谢姓、小三江陈姓等。
  因此,莫自省认为,正是因为莫朝玉将军维护了当时社会安定,这才促进了连山壮族的壮大发展,“使不少汉族群众被同化了。”
  由于莫朝玉将军对维护当时社会安定、为后来连山壮族的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但获得朝廷的封赏,在当地群众中也享有崇高威望。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司城街、班瓦莫氏宗祠旁、小三江圩建了4座“武略将军祠”,俗称“莫公殿”,为他雕刻了文、武、行、坐几尊塑像供奉(这些祠及塑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被毁)。
  莫朝玉的功绩,历来也深受当地官员的敬重。宜善巡检司司主高维翰曾为武略将军庙题联:“草莽未平,百载但凭三尺剑;乡邦既奠,千秋永赖一戎衣。”道光十年(1830年)5月1日,连山绥瑶直隶厅太守蔡天培抵司城拜谒了武略将军庙,一年后专门给武略将军写了一篇铭文,赞颂莫翠峰的功绩,并题联一副:“边圉绕烽烟,幸有奇勋垂往代;孤城靖旭日,惜无善政负兹乡。”
  由于莫翠峰在连山壮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陈摩人上世纪50年代在省民委工作时,到连山进行壮族社会调查,就对莫朝玉将军的史料进行收集研究,后来把莫朝玉的事迹写成传记收录进新编《广东省志·人物志》中。“莫朝玉也是连山唯一一个在《广东省志》的入志人物。”莫自省说。
  栏目题字:陈家记
  合办单位:清远市委宣传部
  专题策划:雷广财梁有华
  专题统筹:达海军
  专题撰文:黄津李先觉
  专题摄影:黄津
  编辑统筹:蔡秀娟
  反馈邮箱:zhuhu1974@163.com
  (特别鸣谢:连山博物馆、史志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是明代嘉靖皇帝敕封为武略将军的莫朝玉诞辰五百周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莫朝玉将军纪念馆于近日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莫朝玉将军剿匪荡寇,维护地方治安有功,而且将朝廷给他的赏银购置大批田产分给宜善九村黎民百姓耕种,在促进连山壮瑶汉各民族的团结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其后裔崇敬他,当地以及近邻的其他姓氏、各族各界人士也拥戴、敬仰他,尊称其为莫公、莫公老爷、莫将军,其生平业绩载入《广东省志·人物志》。一连6天,各地群众络绎不绝前往莫将军纪念馆向莫将军塑像祭拜祈福,期间并有过火街、上刀山等民间绝技和采茶戏歌舞表演。

  11月28日(农历10月23日)是莫朝玉将军诞辰之日,各族各界人士约3000余人聚集在莫朝玉将军纪念馆隆重举行纪念仪式,各界人士还踊跃捐款近20万元续建纪念馆第三期工程,其中广州市德纺布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莫鼎化个人捐款68800元。(通讯员莫自省)

  来源:清远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11: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12: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氏又一名将领!连山莫姓六千其中朝玉后裔居半,希望连山宗亲弘扬将领精神,共同发展宗族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0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才能联系莫自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